“資本賽冬”?用數據解讀14億人的理財投向何方?
互聯網金融是“資本寒冬”還是“趨勢風口”?
2016年的互聯網金融市場呈現出井噴狀態。但也亂象叢生,行業進入惡性競爭。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強,P2P行業投資理性的回歸。
接下來的2017年,網貸行業的監管將會更加嚴格,平臺如何平穩應對趨嚴的政策成了普遍性問題。消費者最青睞哪些消費金融平臺?互聯網金融市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現象?
現代眾車在線將用數據詳解2016網貸投資人的調查報告,給互聯網金融正名;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么?

互聯網行業40天融資60億
2016年歲末年初,曾被質疑進入“資本寒冬”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卻不斷傳出融資消息。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12月1日以來,40天內有33家平臺獲融資,金額普遍少則千萬、多則數億元,保守估計行業融資總金額已超60億元。
業內專家表示,從行業融資的金額、結構等數據來看,資本寒冬的說法并不準確,行業融資結構開始出現了變化,從前幾年的一哄而上、雞犬升天到現階段的結構性分化;
細分領域受追捧 萬億市場待開發
而從獲融資的平臺業務上看,細分領域的車貸、農貸、移動理財、互聯網保險、消費金融、大數據征信、區塊鏈等領域最受追捧;
90后投資人激增,月入2萬以上占比增長近1倍
根據2016年網貸投資人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女性投資人占比進一步提升,已占投資人總數的近三分之一。

從年齡看,2016年,80后仍是占比最高的主力群體。其中90后投資人群數量激增,成為第二大投資群體。

從職業看,2016年有58.18%的投資人為工薪階層,是網貸投資的中堅力量。而公務員群體占比也有所上升,達到了11.68%。

本次問卷調查涵蓋了全國30個省份的投資人,投資人集中度緊跟網貸發展。其中江蘇投資人占比為13.16%,位居第一。廣東和上海投資人分別以12.6%和10.03%排在第二和第三位。浙江、山東和北京分別排在第四、第五和第六位。

近三年來,參與調查的網貸投資人月收入逐漸攀升,2016年月收入2萬以上的網貸投資人占比相對2014年幾乎翻了一番。

投資人收益偏好區間8%-15%,近七成未踩過雷
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網貸投資金額保持樂觀增長。其中持有網貸產品總金額在100萬-1000萬的投資人比例從4.40%上升至8.41%,增長近1倍。這一現象說明投資大戶對網貸行業抱有樂觀期望。

2016年,多數投資人的收益率偏好處于居中水平,收益率偏好區間在8%-15%。
(現代眾車在線年收益率在15%)

在2016年,大部分的投資人在網貸的投資過程中未“踩雷”,68.28%的投資人未遇到問題平臺。


據調研結果顯示,投資人更喜歡手動投散標。有55.72%的投資人選擇散標手動投資,散標手動投標的自主性更強,對投資人的投資素質要求較高。

同時,報告顯示,移動端已經成為投資人投資網貸產品的主要渠道,移動端投資人數占比達到67.82%。

資金安全仍是投資人選擇平臺的首要因素
近幾年,資金安全一直是投資人選擇P2P網貸平臺的重點考量因素,2015年占比高達58.90%,2016年雖然有所下降,仍達到55.27%,遠高于其他因素的占比。

對于平臺的安全判斷,信息透明、股東背景成為投資人考量的重點。20.38%的投資人選擇信息透明度作為衡量平臺安全性的標準,20.14%的投資人選擇股東背景作為衡量平臺安全性的重要指標。

目前行業監管細則已經出臺,雖然沒有采用牌照式管理,但是隱形的門檻同樣存在,較高的信息透明度、較強的股東背景一方面讓平臺顯得更有公信力,另外一方面在平臺合規運營上更具有優勢。
調查結果顯示,平臺獲得注資會造成較大影響。當平臺宣稱其獲得其他機構注資的時候,有62.57%的投資人愿意加大投資額。

投資人傾向借給不同的借款人,偏好短期項目
調查報告顯示,大部分投資人在對借款標的選擇上比較謹慎。如果平臺上可選標的數量更多,68.80%的投資人表示會以利率作為主要依據,但是同時也不會忽略風險;17.78%的投資人表示會更加的關注風險信息。

如果投資人在某平臺上有多次的投資經歷,72.55%的投資人表示在多次投資中不會傾向于投資同一借款人發出的借款標。

2016年,有一半的投資人依然偏好短期投資項目,投資期限在3個月以下的投資人占到了50.06%。

網貸投資屬中低風險 負面事件影響不大
在將網貸投資的風險與其他投資方式相比較的時候,占比達39.28%的投資人認為P2P網貸風險與信托接近,其次有21.51%的投資人認為網貸投資風險與銀行理財接近。

調查報告顯示,網貸負面事件對投資人投資總體影響不大。有18.93%的投資人表示完全不受負面事件的影響,另有31.07%的投資人也幾乎沒有減少投資金額。

對于正式出臺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54.38%的投資人表示監管較為適中,其中,最期待資金存管。

此外,投資人對網貸產品的推薦比較謹慎,其中60.57%的投資人表示當別人問起時,再推薦網貸投資。

投資人仍然看好網貸行業未來發展
隨著2016年網貸平臺綜合收益率逐漸走低,投資人對網貸產品的最低年化收益預期也開始發生變化,24.83%的投資人可接受最低年化收益率為9%-10%。

據調研結果顯示,73.22%的投資人更看好大數據征信在網貸行業中的應用,大數據征信通過更廣泛的數據及計算機技術,對借款人的風險進行識別,能有效提升平臺的風控能力。



























